◉ 新闻资讯
以热忱和创新成为远洋环境保护的先行者
我国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交付
发布时间:
2025-09-27
9月27日,我国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在山东海运8.2万吨散货船“山东鑫盛”轮上正式交付。齐耀环保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船舶碳捕集领域向着产业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核心何在?全流程自主可控,高效低耗适配远洋航行
本次交付的系统,是国内首个涵盖“吸收—解吸—压缩—液化—存储—过驳”全工艺流程的散货船碳捕集装置,由齐耀环保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船舶碳捕集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空间有限、工况复杂的远洋船舶上,实现稳定、高效且低能耗的运行。齐耀环保成功突破了高效吸收剂吸附技术、分区参数控制技术等核心难题。该系统在保持二氧化碳液化率99%、液态二氧化碳纯度99.9%的高标准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和二氧化碳耗散量,并提升了储罐存储能力,有效适配于远洋船舶复杂运行环境。
捕集的二氧化碳可进一步用于生产甲醇、建筑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捕集-利用-再循环”的闭环,不仅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能为船舶运营者创造额外的经济价值。
迭代升级何在?从改造到新建,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此次交付并非我国船舶碳捕集技术的首次亮相。2024年,齐耀环保曾成功交付集装箱船碳捕集改造项目。本次用于新造船的系统,标志着船舶碳捕集技术实现了从“后期加装”到“源头设计”的重要迭代。

“这是继去年交付集装箱船改造项目后,我们在技术迭代上的又一突破。”项目负责人介绍,新系统特别针对散货船的船型特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空间布局上更加紧凑集成,在能源管理上更加智能高效,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这种“量身定制”的设计,解决了碳捕集系统与船舶集成的难题,降低了未来在新造船舶上预装该系统的门槛,为后续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
行业意义何在?提供现实减碳路径,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
面对国际航运业日益紧迫的碳减排目标,船舶碳捕集技术提供了一条现实的过渡路径。它可在不改变现有船舶化石燃料动力系统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碳排放,具备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和巨大的推广潜力。

本项目是齐耀环保和山东海洋集团联合打造的国产化装备研发与实船应用的示范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从2023年3月签署战略协议,到同年12月签约全球首个全流程船舶碳捕集合同,再到此次新造船试航交付,并签署意向订单,双方合作高效推进,展现了我国在绿色航运技术领域的加速跑。
未来,齐耀环保将继续从航运业减碳全局出发,致力于打造涵盖产品认证、开发、装船示范的完整技术推广链条,并积极推动船舶碳捕集产品的国际认证和标准建立,不断提升我国绿色航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